【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】5月20日消息,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,近日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批准成立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港口碼頭分委會(ISO/TC 8/SC 27),祕書處設在中國。這是自ISO成立以來在全球範圍內首個專注於港口碼頭標準化的技術機構,是我國交通運輸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。
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徐文強表示,新成立的ISO港口碼頭分委會,將以推動全球港口碼頭基礎設施“硬聯通”、規則標準“軟聯通”爲工作方向,積極匯聚全球力量,着力在港口碼頭生產作業、系統建設、技術應用等方面,引領全球港口綠色化、智能化發展。目前,港口碼頭分委會共有23個積極參與成員國和27個觀察成員國。中國作爲分委會祕書處承擔國,將切實履行職責,與各成員國共同努力,推動建立系統完備、科學規範、運行高效的港口碼頭國際標準體系,爲全球港口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,注入新的動能。
去年以來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先後到訪上海、天津、青島等地,對中國港口碼頭的標準化建設成果,給予了高度評價。交通運輸部組織國內港口企業和科研機構,全面深度參與國際標準治理,開展了一系列標準化國際交流活動,組織了一大批國際標準提案的技術研究。在國家標準委的有力指導和支持下,2024年交通運輸部向ISO提出港口碼頭領域新技術委員會提案,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和中國交建、中遠海運、招商局等中央企業,積極向ISO成員國進行技術宣介,得到了國際上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。最終,該提案獲得ISO成員國投票通過。
徐文強談到,港口是國際貿易和物流服務的樞紐,是保障全球供應鏈、產業鏈穩定的關鍵支點。港口也是我國一張亮麗的“國家名片”。在港口基礎設施方面,我國沿海港口總體規模世界領先,全球貨運、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,中國港口分別佔了八席和六席。港口智能化發展方面,我國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碼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。自動化碼頭集裝箱作業效率的世界記錄,也由中國港口創造和保持。我國高度重視港口標準化建設,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,港口建設運營特別是碼頭建設指南、作業要求、操作規範、綠色低碳等領域,形成了一整套先進實用的技術成果,構建了以安全、綠色、智能、高效爲主要特徵的港口標準體系,爲全球港口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,提供了重要借鑑。
據悉,國際標準作爲世界“通用語言”,爲港口協同發展提供了規範指引。ISO作爲最大最權威的綜合性國際標準機構,制定的標準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