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病毒又活躍了?
昨天(5月19日)
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專訪
對新冠病毒流行趨勢做出最新判斷
“這一輪新冠感染整體上可防可控,不必恐慌。 ”鍾南山提醒,對於部分65歲以上且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來說,存在一定危險,建議感染者要在48小時內儘快服用特效藥,如來瑞特韋、先諾特韋和民得維等,避免發展成爲重症。
上海疾控:
疫情上升,實則常規流行階段性波動
此次反彈不是突如其來的新疫情,而是常規流行節奏中的一次小高峯。有專家表示,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峯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,而與人羣抗體水平有關,本輪新冠小高峯距離上一波高峯已近一年,很多人針對新冠的抗體水平已經下降。
上海監測數據顯示,本輪疫情高峯有以下特點,一是與上一次高峯間隔長,距本市上一波疫情高峯(2024年夏季)已近一年;二是疫情峯值低,目前疫情水平低於2024年夏季高峯;三是病例症狀輕,報告病例中多爲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,無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。
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,上海新冠病毒活動強度呈階段性低水平波動趨勢,預測5月中下旬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將趨於平穩。
普通人無需過度擔憂
3類人羣要注意
大多數健康人來說,這輪新冠的症狀確實相對輕,比如咽痛、發燒一兩天、身體疲乏,部分人還會咳嗽持續一週甚至更久。但即便是“像感冒”,不用過於擔憂,但也不能掉以輕心:一方面它可能影響你更長時間的體力和恢復;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你不經意中傳染給家中體弱的老人、孩子或慢性病人,帶來嚴重後果。
以下3類高風險人羣要注意防範:
60 歲以上老人
有基礎病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慢阻肺、腫瘤等)
免疫力低下者(如腫瘤放化療期、器官移植患者)
上海部分醫療機構急診現狀
據報道,近期在瑞金醫院、新華醫院等三甲醫院的急診和發熱門診,新冠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,但總體就診人數並不多,內科診室基本等待一到兩位就可以看病,檢驗處和藥房也都無需排隊。
在普陀區中心醫院的發熱門診,近日陸續有患者前來問診,其中有不少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發熱患者。一位工作人員證實,近期新冠陽性的確診比例有明顯上升。護士會在出診臺直接開具驗血、新冠以及流感檢測三項檢查,以提高診療效率。
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張繼明介紹,新冠感染後,抗體維持的時間一般在半年到一年。當人羣抗體水平下降時,新冠疫情就會呈現階段性波動。好在這一波反彈的症狀不算嚴重,以上呼吸道症狀爲主。
全國範圍內的
這一輪新冠病毒流行形勢會怎麼變化?
鍾南山預測
目前仍處在爬坡階段
預計6月底前結束流行
持續6至8周時間
一、多國新冠病毒陽性率都在增加
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流行情況如何呢?鍾南山收集了一組數據:從今年3月到5月初,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新加坡、英國、法國、巴西、挪威的監測數據均表示,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呈現增加趨勢。 以香港爲例,其報告的死亡病例中,83%以上的是65歲以上的人,90%以上的人存在併發症。
二、預計6月底左右結束本輪新冠流行
中國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,從3月31日到5月4日,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陽性率從7.5%增加到16.2%,住院病例陽性率也從3.3%增加到6.3%。
“我們有一個預測模型,用於研判疫情形勢,預計6月底左右結束流行,現在處於爬坡階段,將逐步接近高峯。 ”鍾南山說。
三、流行毒株爲XDV變異株,咽痛症狀明顯
“這一輪新冠疫情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。”鍾南山說,早期症狀表現相似,表現爲發燒、頭疼、全身疲勞、嗓子疼。但這一次臨牀反應,刀片嗓的症狀更明顯一些,另外咳嗽也多一些。
他認爲,流行毒株XDV傳染性還是強的,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對較弱。
近期以來,很多人開始戴口罩,做好個人防護。對新冠病毒來說,有防護效果嗎?
鍾南山建議,在空氣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。
四、無證據表明南北方流行差異與氣候有關
“從區域來看,新冠病毒在中國北方流行稍早一些,而在南方正處於接近高峯時期。”鍾南山說。
有人認爲,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時間的差異,或與氣候、氣溫相關。對於這一觀點,鍾南山認爲,無證據表明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差異與氣候相關,不過北方可能會結束稍微早一點。
五、有基礎病老年人是高危人羣
有人認爲感染新冠病毒像是“感冒”一樣。對此,鍾南山認爲,對於多數的年輕人,感染了新冠病毒後,只需要對症治療即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奧司他韋等用於治療流感的藥物,不可用於新冠病毒治療。
鍾南山提醒,對於一些有基礎病的65歲以上老年人,家人和醫生需要重點關注他們的病情變化。若不及時用特效藥,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,最終危及生命安全。若能在48小時內服用特效藥,可能就能阻斷病情向重症方向發展。
六、無證據證明新冠流行有大小年之分
有人認爲新冠與流感有些相似,可能會出現季節性流行甚至是大小年的情況?對此,鍾南山表示無證據支持這一說法。
他認爲,從病原學角度來說,新冠病毒爲了生存會減少致病力,但未來能否“流感化”,現在還不能作出判斷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新冠病毒不會消失。
七、正研發廣譜抗冠狀病毒疫苗
本世紀以來,從非典型肺炎(SARS)到中東呼吸綜合徵(MERS)再到新冠病毒(COVID-19),這些已經對人類社會造成了不小影響,這就提醒科學界需關注冠狀病毒的潛在影響。
“本世紀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,基本與冠狀病毒、呼吸道傳播有關。”鍾南山透露,目前正在研發廣譜的抗冠狀病毒的藥物、疫苗和抗體,希望能有更好能力應對類似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。
八、現有國產特效藥不適用於5歲以下小孩
治療新冠感染,應如何用藥?鍾南山說,目前在國內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中,有三款國產藥進入了國家醫保,分別是來瑞特韋、先諾特韋和民得維。這三款藥物屬於處方藥,需要有醫生開具處方後才能使用。
鍾南山介紹,雖然目前國產特效藥效果好,但因爲這些藥物均沒有在0-5歲兒童羣體之中進行臨牀試驗,所以沒有任何證據表明,小孩使用特效藥物是安全且有效的。當0-5歲兒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後,建議使用一些安全藥物進行對症治療。 一般情況下,新冠患兒往往伴隨着家庭聚集感染,所以當家人已有不舒服情況時,建議做好嚴格隔離,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小孩。
新民晚報綜合南方都市報、上海疾控、新聞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