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活躍期,有醫院已接診300餘患者!專家提醒:端午踏青,防蜱蟲叮咬

黑龍江每年5-7月都是蜱蟲活躍期。23日,記者從黑龍江省紅十字(森工總)醫院瞭解到,4月20日至今,該醫院已接診來自省內各地300多位蜱蟲叮咬患者。專家提醒,端午在即,登山踏青,到森林、草地處,一定要提高警惕,做好防護,返程時細心檢查。攜帶寵物一同前往的,也要注意給寵物做好檢查。

蜱蟲是森林腦炎主要傳播媒介

前不久,市民王女士和同伴一起去登山,回家後感覺左側肋骨處有一個黑點,而且越變越大,一細看才發現是被蜱蟲叮咬了,於是趕緊來到黑龍江省紅十字(森工總)醫院就診。在該院的急診科毒蟲治療中心,醫生爲她取出蜱蟲,進行局部消炎,並叮囑她回家觀察,一旦有發熱、起疹子等現象,要立刻到醫院進行森林腦炎檢查,以便及時治療。

黑龍江省森紅十字(森工總)醫院急診科主任、急診科毒蟲治療中心主任王偉說,蜱蟲,俗稱草帕子,是一種類似跳蚤類的毒蟲,蟄伏在草叢、植物或牲畜皮毛間,每年5-7月是活躍期,是森林腦炎的主要傳播媒介。另外,蜱蟲攜帶83種病毒、31種細菌、32種原蟲,還可傳播萊姆病、森林腦炎、Q熱病、兔熱病和斑疹熱等等。而在我省,最常見的是萊姆病和森林腦炎。前者會造成運動障礙、心血管病變等,可治癒;後者雖然發病率低,但致死率和致殘率很高,所以戶外活動時,一定要注意防範蜱蟲叮咬。

進入林區需穿長袖衣服

眼下端午假期在即,很多人都會選擇登山踏青,王偉主任提示:包括郊遊、野外垂釣以及進入林區時,需穿長袖衣服,紮緊腰帶、褲腳、袖口、領口。離開野外時要仔細檢查身體上是否帶有蜱蟲。蜱蟲喜好叮咬皮膚薄嫩處,對頸部、腋下等部位要重點檢查;回到家中,要立即洗澡、更換衣服。

一旦被蜱蟲叮咬,千萬不要用手拉拽或用菸頭燙,蜱蟲很小,拉拽或用菸頭燙會使“倒鉤刺”越鉤越緊,如果其頭部斷在人的皮肉裏,致病風險更高且會加大醫生處置難度。正確的做法是,點燃一根細香,用香頭輕烤蜱蟲尾部,輕微熱感可使蜱蟲鬆開“倒鉤刺”,這時的蟲子相對好取。被叮咬後,無論蜱蟲是否已經取出,都應到具有相關治療經驗的醫院進行處置,觀察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。

當心寵物把蜱蟲攜帶回家

另外,被蜱蟲叮咬後,引起森林腦炎等蜱傳疾病的潛伏期一般是一到兩週,最短1天,最長30天以上。感染前3到5天,有發熱、頭痛、全身痠痛等感冒症狀,隨後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症狀體徵,重型患者突發高熱或超高熱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意識障礙,數小時內陷入昏迷。所以一旦在戶外活動後,有上述不適時,切莫掉以輕心,需及時就醫。

王偉主任還提示:臨牀上也發生過寵物到野外活動,把蜱蟲攜帶回家的情況,所以攜帶寵物登山踏青時,回家也要對寵物做好檢查。以前還發現過蜱蟲藏身在野菜裏的偶然情況,建議市民採摘野菜後儘快用開水焯熟,別讓未處理的野菜在家停留過長時間。

來源:生活報
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