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℃!溫州街頭卡車司機突發熱射病昏迷

盛夏剛至,溫州已出現熱射病重症病例!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℃,昏迷不醒,被緊急送醫搶救。專家提醒,熱射病起病急、進展快、死亡率高,是名副其實的夏季健康“頭號殺手”,市民務必高度警惕。

近日,溫州街頭髮生驚險一幕。一輛小卡車突然失控撞向路邊,司機陷入昏迷。緊急趕到的救護人員發現,司機體溫已高達40.1℃,車廂內異常悶熱,推測其未開啓空調,高度懷疑爲熱射病,立即將其轉運至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。

情況萬分危急!患者抵達急診搶救室時,體溫竟進一步攀升至41℃,處於深度昏迷狀態,並出現大小便失禁。急診醫護團隊迅速啓動亞低溫治療方案,使用冰毯、冰帽等設備緊急降溫。經初步搶救,患者生命體徵暫時穩定,目前已被轉至重症監護室(ICU)接受進一步治療。

“熱射病,是高溫相關急症中最嚴重的情況,屬於重度中暑。”溫醫大附二院急診內科主任醫師孫來芳解釋,其核心特徵是核心體溫超過40℃,並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(如意識模糊、抽搐或昏迷),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,死亡率高達20%-50%,堪稱夏季健康的“頭號殺手”。

“車內是熱射病高發地。夏季陽光下,密閉車廂內溫度能在半小時內飆升至50℃以上,空氣不流通極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,引發危險。”孫來芳特別提醒,切勿將任何人(尤其是老人、兒童、寵物)單獨留在車內,即使開窗縫隙也風險極高。

此外,如建築工人、快遞員、環衛工人等,戶外勞動者易發“勞力性熱射病”。建議避免正午高溫時段作業,每工作20分鐘補充150-200ml含電解質的飲品,穿着透氣衣物。

面對熱射病,“早識別、早降溫、早治療、早康復”是救治的黃金原則。孫來芳強調,現場急救的關鍵是快速、有效降溫,將患者(除頭部外)浸入冷水(如浴桶、水池)或冰水中。若無條件,可用26℃左右的室溫水。也可用涼水噴灑全身並持續扇風;或用冰袋(包裹紗布)置於頸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處;或用冷水反覆擦拭身體。頭部可使用冰帽、冰枕。即使送醫途中也要繼續降溫措施。如條件允許,可嘗試靜脈輸注4℃-10℃的冷鹽水。實施降溫30分鐘後,若體溫仍高於39℃,必須儘快送醫。

孫來芳提醒,市民應儘量減少高溫時段外出,保證充足飲水(尤其含電解質飲品),注意環境通風降溫。一旦出現嚴重中暑症狀,尤其是體溫升高並伴有意識障礙,必須立即啓動快速降溫措施並緊急送醫,爭分奪秒挽救生命。

來源:溫州晚報全媒體(記者:謝施琦 通訊員:林晨)

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