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外賣平臺應保障好騎手的就業權益(民生觀)
最近,浙江杭州腦癱女騎手文景獲得大家關注。她自強不息、努力奮鬥的故事,爲我們勾勒出一個步履蹣跚卻堅強撐起家庭、不向命運低頭的感人形象。
我們爲這種精神所感動,同時也需要思考:如何爲千千萬萬個“文景”搭建更包容的就業舞臺,讓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能獲得尊嚴與保障?
隨着外賣、快遞等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,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,給了無數像文景一樣的勞動者自食其力的機會。他們進入行業,靠一單一單的勞動獲取報酬,也爲平臺帶來豐厚利潤。平臺必須擔起社會責任,爲他們提供更好的就業條件。
對文景而言,平臺免費爲她更換電動車、承擔子女學費減輕了生活的壓力。其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難題也在逐步解決,比如平臺提供智能語音外撥功能,一鍵通知取餐無需電話溝通,降低聯絡成本;增加殘障人士標識,對客戶加以提示,儘可能減少送餐障礙。
從個體受惠到羣體獲益、從具體幫扶到系統保障,各方還需要進一步努力。要改善騎手的就業環境,從長遠來看,更應完善社會保障機制。就文景而言,目前非常迫切的需求是平臺爲其繳納社保,這樣可以減輕看病就醫的壓力,也能爲日後生活提供一份保障。這也是外賣騎手的普遍心願。平臺要加緊推動這項工作,以更加主動的態度爲騎手繳納養老、醫療等基本社保,並儘快普及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,消除一線員工“摔不起”“病不起”“老了之後該咋辦”的後顧之憂。
監管部門也應加大對平臺的督促力度,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,切實保護好包括殘障騎手在內的一切勞動者的就業權益。現在,有些平臺爲了逐利,存在高抽成現象。對這種現象必須加以干預,合理確定分成比例,讓騎手的辛勤付出更有價值。
如今,國家爲保障勞動者就業權益,已構建起多個方面的政策支持體系。文景的故事不應只停留在勵志敘事,更應成爲行業制度優化的催化劑。我們呼籲爲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羣體提供更多保障,讓努力生活的他們都能獲得應有的回報。